10月14日下午两点,旅游与服务学院“旅游大讲堂——博士生论坛”按时举行。受疫情影响,此次论坛在线上开展,21级博士生吴建垲汇报了题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协商:博物馆数字化体验的疗愈研究”的报告,白长虹教授、妥艳媜副教授、青年教师及学院中外硕博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由陈宇佳老师主持。
吴建垲同学的博物馆数字化体验研究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1)博物馆数字化的情感疗愈包含哪些内容与维度?有何联系?(2)博物馆数字化的情感疗愈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为解释清楚这两个问题,汇报内容从“选题背景”“理论缺口”“方法、设计与调研过程”以及“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的介入的确会对游客的体验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新的疗愈机制,但数字化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积极正面的效果,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首先博物馆的数字化体验绝不仅仅限于感官层面,或者说局限于感官层面的讨论容易压缩或遮蔽博物馆数字化带来的更深层次和综合性影响。其次,文章构建几个维度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如感官体验效果良好的游客不一定会产生场景联想,也不一定会加深文化认知,但整体而言感官体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余五个维度的情感认知。第三,博物馆数字化的情感疗愈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即便没有数字化,游客也会存在这些感受,技术的作用在于加强和深化了这种体验。最后,正如Arthur在《技术的本质》中强调的:“在真实世界中,技术是高度可重构的,它们是流动的东西,永远不会静止,永远不会完结,永远不会完美”,对于博物馆数字化的影响也需要理性看待。
汇报结束后,白长虹教授、妥艳媜副教授、陈宇佳老师和张行发博士分别对研究内容做了点评,白长虹教授侧重对论文主题和框架的把握,指出了论文的整体修改方向;妥艳媜副教授、陈宇佳老师及张行发博士则围绕文献综述、编码内容、讨论与展望等内容给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他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疑惑进行提问,同吴建垲同学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