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联系我们
  3. OA系统
  4. EN

首页 >新闻速递

旅游与服务学院举办2025年“师生四同”社会实践总结表彰会

发稿时间:2025-11-07 18:54

(通讯员 王立竹 霍菲)为表彰优秀、激励先进,深化学院实践育人成效,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11月6日,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年“师生四同”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学院111教室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张学良副院长陈晔、杨德进出席表彰会,青年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社会实践获奖师生2025级全体本科生一同参会。表彰会由院团委书记霍菲主持


表彰大会伊始,霍菲首先介绍了学院2025年“师生四同”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汇报了学院在今年的校级评选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随后,在大会表彰环节,张学良依次为获评校级十佳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的老师们及获评校级十佳团队、优秀团队标兵的团队代表颁奖。陈晔为获评校级和院级优秀团队的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杨德进为获评优秀个人标兵及优秀个人的学生颁奖并表达祝贺。

颁奖结束后,各优秀团队代表依次进行了社会实践成果汇报和经验分享。获评校级十佳团队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文旅融合创新机制研究”项目实践队详细汇报了队伍以问题为导向、从选题开始寻找“创新点”,深入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的详细过程,并介绍了实践队依据调研结果、凝练博物馆文旅融合三大创新路径的实践成果作为校级优秀团队标兵,“乡村旅游创新驱动:汨罗元福新村旅游服务体系调研与优化”项目实践队和“村字号文旅出圈的底层逻辑与路径机制”项目实践队则依次从乡村民生调研和乡村文旅案例研究的角度,分享了实践队依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在前两年实践基础上,不断迭代新课题赋能当地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乡村振兴的产业富民之路——基于南开大学海南乡村工作站的探索”作为校级优秀团队代表,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分享了实践队从跨专业组队、联络指导教师、商议选题到开展实践的具体经验,帮助大一的同学们加深对社会实践的理解。

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标兵、2022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苏畅分享了其个人参与多个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从深入花厂峪村乡村工作站开展入户调研,到前往广州市南沙区见证大湾区建设,以调研成果捧回“中国大学生文商旅经营与策划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的佳绩,苏畅用个人的经历向同学们强调了以实践加深专业学习、以专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双向正反馈机制,鼓励同学们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陈晔作为十佳指导教师代表,从带队教师的角度向参与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师生四同”的重要价值。他强调,对于旅游学科而言,社会实践是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堂知识的应用,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国情和社会民生,关注和发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他充分肯定了社会实践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重要平台作用,建议师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关注可持续研究案例,形成成果的积累和长效的价值影响

表彰会最后,张学良代表学院党委向获奖师生再次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指出成功实践需要充分准备、扎实过程系统总结三个要素鼓励师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努力成为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据悉,在今年的社会实践评选中,旅游与服务学院连续第三年获评优秀指导单位,并取得十佳团队、优秀团队标兵等24个奖项。学院今年共派出16支师生团队奔赴湖南、贵州、海南、江苏、广东、河北等10省16市开展“师生四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共计116人次,14位教师参与“师生四同”指导,研究生团队数量首次超过50%,实践不仅辐射7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也引发湖南日报“新湖南”融媒体平台、搜狐新闻、小红书、抖音等各类平台超10万浏览量,切实带动了广东南沙、山东沂蒙等多地文旅热度。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以赛促学带研”培养路径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机制,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师生四同”实践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南开旅游的贡献。


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