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翁易心 霍菲)9月13日下午,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年迎新大会在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心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张学良,院长徐虹,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晓晶,副院长陈晔、李辉,MTA教育中心主任焦彦出席大会。迎新大会由杨晓晶主持。云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级校友吴凯,天津滨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级校友王丽娜,山西省文旅集团规划院规划所所长、2018级校友常雪松受邀出席大会。工商管理大类的91名本科新生、105名硕士研究生新生和21名博士研究生新生全体参加。

会议伊始,杨晓晶对旅游与服务学院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教师和校外嘉宾。迎新大会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徐虹院长代表学院向全体参会学生表达诚挚的祝贺与热烈的欢迎。她向同学们讲述了45年前自己初入南开学习的场景,并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学习和成长”为题,从教育目的、学习方式、人文精神培养、全面素质发展、新时代应当如何学习五个方面,与2025级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徐虹院长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和对人才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积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努力追求个人素质的发展。她谈到,人工智能技术越发达,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渴求应该是越强烈。一方面,同学们应当把握大学阶段,努力塑造自身科学完善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同学们要把握旅游学科的特点,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感知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合作共赢、服务社会实现个人的利他性,从而成长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真南开人,担当起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重要指示。最后,徐虹院长引用马克思在1845年所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向同学们提出了在新时代要勇于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通过深入实践了解国情变化,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徐虹院长用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教诲与嘱托让同学们对新时代的求学与成长之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发言环节,MTA教育中心主任、2024级本科生班导师焦彦老师从旅游学科专业教师的角度,向同学们做出了“新旅程”的寄语。她鼓励新生们要养成深度看世界的习惯,不要因功利之心而错过大学里真正成长的机会;要锻造拥抱旅途意外的能力,学会从点滴经历中丰满成长的羽翼;要积蓄踏足险峻旅途的魄力,勇于探索未知、迎接挑战。焦彦老师勉励新生同学们,在未来努力成为人生负责任的旅行者和有温度的迎接者。

接下来,天津市优秀学生、南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志愿者、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骆嘉仪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在南开的求学和成长历程,并对新生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向内探寻,认识小我,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锚定方向、补齐短板;二是向外突破,锤炼自我,立足校院平台主动寻求提升;三是扎根大地,成就大我,积极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努力成为新时代旅游人才。

2025级本科生王泽宇同学作为本科新生代表进行发言。他首先代表新生对入学以来学院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感谢。在发言中,他用溯源、逐流、入海三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进入南开后的心路历程。家乡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是他与旅游与服务学院的缘起,学院师长的悉心指引和学长学姐的帮助是他逐流的助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初心是他入海的航向。他表示,希望和新生同学们一起,在南开旅院书写好自己的青春答卷。

从部队退伍后重返校园的2025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陈思雯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她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的回信让她在心中埋下了向往南开的种子,能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西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踏入南开校门,让她同时收获了“军人”和“南开人”的双重荣光,也同时深感使命重担。她表示,会将“守护领空安全”的宏观守护延续到“建设旅游产业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微观守护中,并代表全体新生表态,将格物致知,潜心学术;知行合一,勇于实践;胸怀家国,担当使命,与老师和同学们携手在南开旅院创造新的绚烂与辉煌。

迎新大会在南开校歌声中圆满结束。新生入学以来,学院已开展了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为新生的未来成长保驾护航。未来,期待所有来到旅游与服务学院的2025级新同学们能够在南开旅游的广阔平台上不负韶华、不负南开、不负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