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联系我们
  3. OA系统
  4. EN

首页 >新闻速递

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商旅经营与策划虚拟仿真大赛圆满闭幕 ——“虚拟仿真+实践调研”双轨赛制点燃大湾区创新活力

发稿时间:2025-08-27 11:25

(通讯员 黄青)2025824日,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商旅经营与策划虚拟仿真大赛决赛在广州市南沙区落下帷幕。这场汇聚全国乃至海外高校智慧的赛事,不仅是文商旅领域青年人才的竞技舞台,更成为推动产学研融合、赋能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

本届大赛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广州南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自20251月启动报名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最终,173所高校(含170所国内院校及港澳地区院校、3所国外院校)组建617支队伍,3085名师生共同参与;经过层层选拔,115所高校的309支队伍、近千名师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环节。

大赛闭幕式全体合影


决赛阶段(819-24日)以“虚拟仿真实验+线下实践调研”为核心,构建起“理论铺垫实践调研模拟验证成果评审”的完整闭环,各环节衔接紧密、目标明确:

l 819日,大赛开幕式在南沙区隆重举行,主办单位领导齐聚现场,共同启动这一文商旅领域的青年盛会,为赛事拉开精彩序幕。

l 820-21日,190支参赛队伍兵分多路,深入南沙区10个镇街开展实地调研。队员们通过走访当地居民、考察文化遗迹、对接企业需求,全方位收集一手数据与资源信息,为后续策划方案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其中,多支队伍在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前锋水乡”的调研中,深入挖掘水乡文化内涵,为当地文旅项目创新提供了鲜活思路。

l 822日,宏观经济模拟实验如期开展。在完成经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专题讲座后,参赛队伍依托南开大学自主研发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虚拟仿真系统”(ECGES),沉浸式模拟宏观经济波动(如政策调整、消费升级)对文商旅企业经营的影响。过程中,队员们需动态观察产品定价、生产成本、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互动变化,切实理解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经营间的深层关联,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认知局限。

l 823日,评审工作严谨推进。由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企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借助竞赛系统对309份策划方案进行双盲评审,从创新性(30%)、落地性(25%)、市场分析(25%)、财务可行性(20%)四大维度综合考量,确保评审结果公平、专业、权威。

l 824日,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气氛热烈,最终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海南师范大学李敏老师指导的“椰风海韵”团队(队员:张思远、刘浩宇、陈雨菲、周阳)斩获全国总冠军,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为该团队颁奖;南开大学梁赛老师指导的王起听、彭迎秋、莫雨晨、王柔婷同学,则一举拿下大赛特等奖与“虎门渡口”项目策划案特等奖,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此外,大赛还产生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90余项,实践特等奖12项。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为全国总冠军获奖团队颁奖


作为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赛事,本届大赛亮点纷呈,其创新模式与深远影响值得关注:

一、双轨赛制:科技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届大赛延续往届创新基因,在赛制设计上实现关键突破。线上环节依托南开大学自主研发的“旅游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虚拟仿真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还原复杂经济场景,让参赛者在模拟环境中探究宏观经济变化对文商旅企业的影响,深化对经济理论与产业实践互动关系的理解;线下环节则组织参赛团队走进南沙区12个代表性文商旅项目,通过实地调研撰写策划方案,将学术研究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这种“技术赋能+实践探索”的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宏观视野与微观实操能力,也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扎根湾区:让学术成果服务地方发展

南沙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创新政策,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参赛团队围绕南沙虎门渡口、湿地公园、水乡文化等特色资源,提出一系列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策划方案。正如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的那样,大赛紧扣党中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导思想,不仅为南沙区文商旅产业发展提供了“青年智慧”——12个镇街的调研成果已同步反馈至南沙区政府,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责任担当。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在大赛颁奖典礼致辞


三、科技赋能:探索文旅产业新路径

虚拟仿真技术是本届大赛的核心支撑,也是探索文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虚拟仿真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大赛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动态模拟中掌握宏观经济与企业经营的关联逻辑,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科技+文旅”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接触行业前沿的平台,更为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推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四、以赛育才:搭建青年成长与就业桥梁

大赛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的“纽带”。赛事期间,专门举办针对参赛学生的招聘会,并同步开展“大湾区文商旅产业体系新发展”青年论坛,推动青年学子从“赛场”精准走向“职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徐虹教授在论坛上寄语:“竞赛不仅是对学术卓越的追求,更是对知识技术实际应用的检验。希望同学们通过赛事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重提升。未来无论投身文旅创业、科技研发还是产业升级,你们的名字都将与大湾区的崛起紧密相连。”

徐虹院长在“大湾区文商旅产业体系新发展”青年论坛上致辞


此外,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18名学生志愿者,在杨冷千、黄青、李晓义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以“参赛选手+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全程参与赛事服务。他们不仅在决赛阶段提供高效、周到的保障,更在幕后环节默默奉献,充分展现了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崇高理念,赢得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为赛事成功举办注入了温暖力量。

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商旅经营与策划虚拟仿真大赛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子搭建了高水平的竞技交流平台,更以“虚拟仿真+实践调研”的创新模式,为大湾区文商旅产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未来,南开大学与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探索产学研融合新路径,助力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文商旅人才,共同书写我国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