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馨悦 张佩妮)2025年4月21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2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年会以“谋划‘十五五’时期旅游业发展战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文旅领域重点高校、领军企业和政府部门的300余名代表参会。

在年会发布的年度产教融合创新案例评选中,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申报的“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项目凭借首创性提出的“双师双场景”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入选。该项目精准对接新时代文旅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为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了示范样本。
据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陈晔教授介绍,旅游与服务学院自2024年启动微专业建设以来,已构建起“学科交叉、实践导向、阶梯成长”的新型培养体系。陈晔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双师双场景’教学模式,基于行业发展动态设置模块化课程,整合跨学院教学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无缝衔接,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不断筑牢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打造“三维融通、五育并举”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此次微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文旅赋能多元场景的复合型文旅人才。首批微专业学生主要来自于文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充分体现南开学科交叉育人的特点,在学习中学生深入到天津市津湾广场和名人故居、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文旅新场景,在情境学习中深入理解文旅融合的规律。旅游与服务学院欢迎南开大学各专业同学在“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平台上施展才华,选择成为文旅时代产业领军者,在增量市场开疆拓土。
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简介
1.微专业定位
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以国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新文科建设要求,创新性采用“师资跨界融合+教学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着力破解传统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瓶颈问题。专业紧密对接文博旅游、旅游演艺、数字文旅等新兴业态的人才需求,通过系统化培养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
2.课程安排
修读学期为3个学期,修读学分为1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9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包括文旅创新实践、文化与旅游、非遗文创旅游、文旅融合创新案例等系列课程。
3.选拔方式
申请时间:8月份
选拔范围:在校本科生,不限专业,鼓励各学科背景学生选修微专业。
基本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业学有余力,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有浓厚兴趣,并有意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无先修课程要求。
选拔方式:由学生提出申请,经过旅游与服务学院组织的面试考核通过后进入微专业学习。